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已远远超过非典,国内旅游业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年左右,国际旅游业的恢复时期还很难判断,但一场危机阻挡不住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当前很多观点片面夸大了旅游业的损失,疫情后的“报复性增长”也是伪概念。要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反思当前旅游统计问题及投资过重的方式,回到替代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思路上,把如何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活力的重点,放在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上。
关键词:疫情;旅游业;旅游统计;脆弱性;公共管理服务
DOI: 10.3974/geodp.2020.01.02
当前,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序推进,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1],旅游业复工复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在疫情后踏上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文章首先对疫情影响进行初步研判,并对疫情过后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2.1 对国内旅游业影响已超过“非典”
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已经远远超过非典。非典期间,全球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2];而截至北京时间3月20日11时,全球确诊 244,421例,死亡10,027 例;中国确诊81,008例,死亡3,255例,确诊数已经是非典时期的29.02倍,死亡人数是10.95倍[3–4]。目前看来,中国的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新增确诊人数稳步下降,全国多个省市也都出现了新增确诊0人的现象,湖北省也于3月18日实现全省0新增病例。但国际上有的国家,如美国、韩国、意大利、伊朗等,情况反而严重起来,并且国内开始出现了境外输入性病例。
这次疫情造成全国甚至全球性的旅游业停顿,特别是亚洲国家,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没有先例的。春节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但是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旅游活动的完全停滞。可以判断,在春节期间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超过2003年的非典。
2.2 国内旅游业恢复至少需要1年时间
新冠肺炎与2003年的非典,就目前的数据来说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虽然文旅部回应了景区分级恢复开放的问题,但还无法预测旅游业全面复工的时间点。现在能开业的基本上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比如杂货店、蔬菜瓜果店、快递等等,当前复工复产的行业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讲,旅游业全面开业的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尽管有些地方旅游景区开业了,但实际上游客并不多,游客的信心恢复会有所滞后。同时,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相比,不是生活最必需的行业,所以旅游业开业的时间要滞后一些。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疫情在上半年结束,我们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断: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以及旅游市场自然发展规律来看,2020年下半年国内旅游会出现恢复性增长,到2021下半年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规模水平,旅游业的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年左右时间。
2.3 全球旅游业发展速度将会趋缓
从国际上来讲,新冠肺炎疫情相比2003年的非典,其影响更大。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WTTC)的统计,2003年非典期间全球旅游业的损失是300-500亿美元[5]。到了2018年,中国有1.77亿人次出境旅游,占全球旅游消费的16%[6],而在2003年中国人出国旅游仅占全球总量的1.5%[7]。赵金林教授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将会使以依靠中国出国旅游为主要客源的东南亚国家短期旅游收入减少30%[8]。以泰国为例,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客源国,中国游客的消费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9]。2019年,中国游客为泰国贡献了180亿美元的收入,而2020年1月24日至31日,中国游客量同比下降60%,一周损失2.94亿美元[9–11],预计泰国1月至6月的收入将减少97亿美元。2019年中国游客占美国旅游人数的7%,中国游客在美国的花费是340亿美元。由于疫情爆发,美国将减少103亿美元的旅游经济收入。
中国是世界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对世界旅游贡献率在12%以上,因此,本次疫情对世界旅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就其总量影响而言,今年的全球旅游发展速度将会趋缓,增长速度会形成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发展态势。
新冠肺炎已经开始在全球扩散,如韩国、意大利、伊朗,对全球旅游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这些国家对疫情的控制措施目前看来不尽人意,很难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更增加了全球旅游业受影响预测的不确定性。
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的扩散,中国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将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产生影响。即使中国国内疫情控制住了,入境旅游也不会同步恢复,可能比国内旅游恢复还要滞后。
3.1 不应片面夸大旅游业损失
关于疫情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作者认为目前有一些媒体或者专家的计算是偏大的。他们是根据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总量为6.5万亿人民币来计算,而问题在于,6.5万亿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另一个是携程公布的数据,预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会有4.5亿人次出行,旅游业收益不低于5,500亿。但是在这4.5亿人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回乡,虽然都在“流动”,但是否也应该算在“旅游者”当中呢?
3.2 “报复性增长”是伪判断
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旅游产业长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很多媒体和智库都预测,本次疫情过后旅游消费市场大概率会出现2003年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增长。
会不会出现所谓的“报复性增长”,要看以哪个阶段的指标做参照,跟现在相比还是和去年同阶段指标相比。跟现在比,它一定是报复性增长,因为现在是零。但若是跟去年相比,那就不一定,而且两位数的增长就算是报复性增长吗?我们应该更实事求是地来对待统计数据,来认识旅游业。各大旅游研究智库也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采用哗众取宠的说法。
3.3 一时危机阻挡不了旅游业发展
从历史上历次“灾难”(一战、经济大萧条、二战、地震海啸、金融危机、“非典”等等)后的情况来看,旅游业都没有消亡。不仅没有消亡,旅游业在全球的经济比重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旅游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旅游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一时的危机阻挡不了旅游业的发展。这也是旅游业界同仁应该取得的共识。
从旅游业恢复的角度判断:国内旅游特别是短程旅游率先恢复,出境旅游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出境旅游还可能受到我国外汇收入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还会受到其它国家新冠肺炎蔓延的影响;入境旅游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与此同时,度假旅游、自然康养旅游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城市旅游消费会更加活跃,都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区和疫情不严重的地区,旅游恢复相对较快;团队旅游特别是长线团队旅游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散客特别以自驾为主的家庭出游方式会有一个大的恢复,长线的旅游包车、旅游专列恢复将较为缓慢。
4.1 借机挤掉旅游统计的“泡沫”
疫情后,我们应当借这次旅游业“归零”的机会,把统计数字的泡沫挤掉,实事求是地认识旅游业,引入地理尺度来进行统计,即按省、市、县三级地理尺度来进行游客统计。当前的弊端是把众多数据叠加在一起,比如一位湖南游客到了广州、佛山、珠海,三地都将他算到游客数量里,最后汇总游客量,1个人变成了3个人,这将会产生叠加效应,从而导致数据与现实不符。引入地理尺度后,根据大数据轨迹来统计外省到广东的人数,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外省游客的数据。
数据也可能是泡沫。以学生为例,作者在课堂上调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中,80%的人有超过两个手机号码,家乡一个读书地一个,这样的双卡双待,使得游客数量变相增加。另外,乘高铁和高速公路自驾的人,比如从广州到昆明,途径广西和贵州被记录为广西和贵州游客,但实际上并没有在广西和贵州进行消费。以春节为例,返乡人员被统计在游客数量上,但是其住宿和餐饮的消费会比正常的旅游者要低。因此,疫情之后对于旅游的研究以及决策来讲,我们有机会从零开始,得到一个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
4.2 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
旅游行业有它非常脆弱的一面,任何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都非常直接且严重,行业风险很高。旅游产品不能储存,不像汽车或者粮食,今天卖不了可以明天卖,一个地方卖不了换个地方卖,这就是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相比脆弱的地方。因此,旅游需求是敏感的,旅游行业是脆弱的,但是行业脆弱不等于没有生命力,不等于没有未来发展的潜力。
在谈脆弱性的同时,学界最近谈的比较多的是恢复力,也就是旅游地或产品在遭到危机之后的恢复能力。实际上,我们以往常说的旅游业特征——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恰好与现在相反。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上呈现了共享经济特征。以阳朔为例,旅游业开始是用自家的门面卖啤酒和美食,腾空几个房间做住宿,这就是投资少。后来经济发展好了,追求五星级酒店甚至是国际品牌的酒店,变成了投资大,周期长,这样一来,风险就大了,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反思这种投资方式。
因此,在对脆弱性和恢复能力的认知下,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的旅游企业,其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的民宿越来越高端化,在面对疫情的时候,它的脆弱性就表现出来了。这也提醒我们,是否应该从实践上回归最早提出的“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灵活模式,回到替代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思路上,而不会一味地去追求多么大的投资额?
4.3 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
疫情过后,相比于出台扶持政策,作者更关注的是会不会有大规模裁员,会不会有很多人失业。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12]。如果稳定了旅游业的就业,就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国家的就业基本面,使社会更加稳定。
至于如何恢复产业活力,作者觉得不需要政府太多激励,只要经济稳定了发展了,旅游业是会自然恢复发展的。去年国家提到议事日程的“消费税立法”,今年可能在人大会通过并实施,这会激发地方政府从实质上重视旅游业发展,因为旅游消费可以直接体现在地方税收。因此,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在控制好疫情之后,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不管这次出现什么状况,旅游的需求依然存在。同时,从产业的发展来看,要调整旅游供给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旅游”而不是“旅游+”的方式推进旅游供给体系的建设。
[1] 保继刚. 将尺度观引入旅游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 旅游导刊, 2019, 3(1): 1-8.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ummary table of SARS
cases by country [Z]. 1 November 2002-7 August 2003.
[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Z].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21 March, 2020.
[4] https://www.who.int/csr/sars/country/country2003_08_15.pdf?ua=1. 3 March, 2020.
[5]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highlights
[Z]. UNWTO, Madrid, 2019. https://doi.org/10.18111/9789284421152.
[6]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Travel &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2018 china [Z]. 2019.
[7]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Z]. UNWTO, Madrid, 2004. https://doi.org/10.18111/9789284407910.
[8] 赵金林. 面对新冠状病毒全世界的旅游业都没有做好准备?飞人威廉.蛰伏蓄势(二)国际篇 [Z]. 2020-2-17.
[9]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Sports, Thailand [Z]. https://www.mots.go.th/more_news_new.php?cid=411. 21 March, 2020.
[10] Yuda, M. Thailand keeps doors open to Chinese tourists
[N]. Nikkei Asian Review, 11 February, 2020.
[11]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Coronavirus/Thailand-keeps-doors-open-to-Chinese-tourists.
21 March, 2020.
[12] 张辉. 疫情的旅游思考[N]. 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 2020-2-16. https://zhuanlan.zhihu.com/p/
107748481.